发布时间:2022-07-04
2022年6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长大》,专题报道了我园在27年间办园过程中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幼儿园秉承“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长大” 的办园理念,通过“文化立园”“特色亮园”“科研兴园”“专家治园”四个维度,努力将幼儿园建设成孩子们喜爱的花园、乐园、学园和家园。
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长大
——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冰心先生有诗云:“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时光弥足珍贵且对人的终身成长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长大”是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花实幼”)秉承的办园理念。通过文化立园、特色亮园、科研兴园、专家治园,花实幼积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影响显著的育人格局,努力将幼儿园建设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花园、乐园、学园和家园。27年间,花实幼教育人心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信念辛勤创园,凭借“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干劲治园兴园,一步一个台阶,向高峰不懈攀登。幼儿园先后被评为绵阳市一级幼儿园、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长为四川省学前教育领域的排头兵。
文化立园:办影响幼儿一生的童年花园
创设基于儿童立场的环境文化。儿童是一个个生命飞扬的个体,教师研究发现,儿童喜欢的材料往往是自然、质朴、低成本甚至不花钱的,幼儿园的沙石水土、瓜果蔬菜、桌椅板凳等都可作为游戏材料。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环境中的一花一草,游戏中的一玩一乐,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成就儿童的快乐童年,成为花实幼人的追求。
基于此,幼儿园把许多生活场景“搬”进来,创设出充满生命活力的游戏乐园,沙池、草地、水渠、菜园子等一应俱全,柚子、柠檬、银杏、桂花等充盈满园,5个园级功能室、6大游戏墙、20余个户外游戏区应运而生。在游戏中自主研发、创制游戏材料,自主管理环境,已成为幼儿的一种活动样态。
培育兼具温度高度的育人队伍。“童年花园”离不开园丁们的辛勤劳作、用心浇灌。营造动态的行为文化、构建科学的制度文化、建设进取的精神文化是花实幼“文化立园”的重要举措。幼儿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以党建为引领的“四力”干部培养目标, 让“学习力、执行力、组织力、创新力”根植于心,外化于行;提出“四度”教师主张和培养体系,让老师们有温度、有宽度、有深度、有高度,能够真正以儿童为中心,在各个方面去关爱、尊重、引领、成就儿童;倡导家长做“五有”好家长,努力做到有时间陪伴,有共同爱好,有榜样示范,有教育意识,有理解支持,使亲子教育落到实处,建构起“同频共振”的家园共育新机制;注重五育融合,实施德育树人、游戏启人、体育立人、美育化人、劳动育人,致力于培养爱自然、乐探究、会交往、好习惯的“四性”快乐儿童。
特色亮园:建充满生命律动的游戏乐园
“自创符号”深化儿童自主游戏。幼儿园的原创性改革项目“自创符号”成为深化课程实施的推手和重要中介。“自创符号”是儿童自主管理游戏环境的好帮手,师幼共同投选出“乐乐”担任幼儿园游戏代言人,凡有乐乐出现的地方就代表着提醒、告知、规则,还运用自创符号划分游戏区域、绘制材料标志,轮流承包户外、功能室、游戏区管理;“自创符号”成为儿童游戏表现表达的凭借物,孩子们喜欢用自创符号进行记录、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与同伴、教师、家长及环境和材料的互动;“自创符号”还成为打通游戏关卡的关节点,儿童通过自创符号深化游戏,让游戏越玩越大。园所形成了《天使的语言——幼儿园儿童符号研究活动集》,并在全国幼儿园首开“符号”主题展览先河,相关成果在全省幼儿园推广应用。
“一体化游戏课程”成就儿童快乐童年。花实幼运用“一体化”的思想与策略激活园内各种教育资源,让各类游戏在尊重彼此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相互生成、持续深化、相互循环”的“一体化游戏课程”体系,彰显“生活·教育”“幼儿·教师”“预设·生发”的一体化特性。以生活主题活动为主,在儿童自发性游戏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班级、功能室、户外的游戏活动,通过“环境、材料、活动”三方面的一体化建构课程。同时,抓住课程理念、内容、实施、评价四个维度的一体化,围绕“生活”“需要”“交往交流”等关键范畴,对儿童和游戏进行不断观察、解读与支持,实现游戏内容生活化、游戏时空弹性化、游戏资源整合化、游戏主体多元化,形成了50余个“儿童项目社团”。孩子们化身各种社会角色,共商活动内容、共用活动材料、共享活动资源、共研契约规则、共建学习经验、共同完成任务,游戏点亮了幼儿的快乐童年。
科研兴园:创科研推动发展的成长学园
科学保教为幼儿成长提供丰厚土壤。多年来,花实幼始终坚持实施保教工作常态化、标准化、科学化建设,借力教育科研去解决实践问题与难题。2020年组织30余名教师编写出版了《保育操作实用手册》,具体翔实地介绍了一日保育工作的要点,明确了教师应知应会的流程和要求,让一线保教人员一读就懂,一看就会。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欣然作序。《保育操作实用手册》不仅赠予民族地区幼儿园作为教师培训教材使用,同时被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推广至四川省以及其他省市幼儿园。
教育科研为园所发展提供强大支撑。2003年至今,花实幼建立起了“真实动、人人动、动真格”的“三动”团队研修模式,开展了15项原创性研究,其中“运用‘自创符号’深化幼儿园游戏活动”被评为“全国第五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何云竹园长当选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基于云中心的幼儿园一体化集成管理》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家园教育共同体的实践探索”等3项课题研究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近三年主编、参编《名园长修炼之路》等6部专著。研究力逐步成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基础性支架,教育科研已渗透到幼儿园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上升为幼儿园的一种精神、一种研修文化,选题指向“真”、过程指向“实”、成果指向“新”成为大家的共识。
专业治园:筑教师专业提升的和谐家园
建构以省级工作室为引领的园长发展共同体。“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作为四川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四川省名校长鼎兴工作室领衔人的何云竹园长已躬耕教育园地近30年,她始终遵循“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探索并建立了专业共同体视域下名园长工作室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起“管理型、教学型、研究型”三位一体的园长发展共同体,带动了88个成员单位和帮扶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覆盖53个地区和330所幼儿园,学术平台面向全国。2019年,何云竹被遴选为“全国第七期园长高级研究班学员”,花实幼被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授予“学员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10月,何园长带领工作室承办了教育部第七期全国幼儿园优秀园长高级研究班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组织开展了全国园长公益论坛,10万余人次线上线下参与学习。
构筑以开放为驱动的“两共”幼儿园新格局。为持续推动幼儿园高品质建设,何云竹园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花实幼构筑了以开放为驱动的“共生、共赢”的幼儿园新格局。以多方联动、多元融合的方式,打破园所间、区域间、教师间、理论与实践资源间的壁垒,实现了吸纳优势、推广特色、资源共享、互助共创、改变提升,反哺幼儿园品质发展。
花实幼在绵阳市内建立了“绵阳市区域研修共同体”,形成区域学习研修氛围;在四川省内参与“农村幼教共同体”建设,助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先后两次承办“四川省学前教育改革研讨会”,汇聚力量,示范引领;在国内携手上海、深圳、西安、成都等地名园成立“城际研修共同体”,扩大优质教育的示范与影响;多种形式赴民族地区开展送教帮扶活动,帮扶指导市内30余所幼儿园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两所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示范园”,20余所民办园成功创建“绵阳市一级园”。春风化甘霖,润物细无声。幸福的幼教之花处处开遍,更多的孩子正沐浴着优质教育的阳光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的直属园,花实幼始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固本强基,筑牢办园底线;厚积薄发,集中力量创品牌;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建乐园;勇于改革,一心一意提质量。一程风雨一程歌,如今幼儿园的教育内涵更加丰富,路径更加多元,成果更加丰厚,影响更加深远。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花实幼将执着追求与创造,继续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建影响幼儿一生的乐园”,让孩子们铭记终生、受益终生,带给中国幼儿教育更加出彩的办园范例!